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科创中国”的长治探索

 时间:2024-07-26 10:05       大    中    小      来源: 长治高新区

2020年,“科创中国”品牌正式亮相。这张全新的国字号科创名片,主打科技服务牌,旨在进一步整合和发挥科协的资源优势,与地方合作,构建资源整合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促进科技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营造创业创新创造良好生态,让科技更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省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单位,4年来,长治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构生态、搭平台、汇资源、促转化,实现了创新能力和创新活跃度的显著提升。细菌“杀手”、会议“新宠”、渣土车“云管理”、超低排放“黑科技”,接连不断的成果突破,让创新潮水逐浪攀高,中科潞安在深紫外LED领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古巴分子免疫学(长治)研发中心、久安人工心脏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加速推进,山西省光伏制造中试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相继建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延链补链强链  厚植产业生态

不久前,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联合资助项目(长治·潞安)换约暨煤基合成化学品山西省实验室(筹)揭牌仪式在高新区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实现了长治市科技创新平台在省实验室领域零的突破。由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国家煤基合成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联合建设的这家实验室,集产学研于一体,聚焦全省煤基合成化学品产业发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

2022年以来,长治高新区抢抓晋东南申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太行革命老区与北京对口合作的两大政策机遇,确定了率先建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北京对口合作示范区的发展导向,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光伏光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靶向发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钜星锻压、澳瑞特健身器、布劳恩电梯等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开拓全国市场,对接引进高档数控机床、精密加工制造等企业,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依托长治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积极搭建应用场景,通过以市场换项目,引进对接一批智慧矿山建设相关企业。

强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龙芯中科(长治)信创产业园,引进更多的信创企业和项目,加快形成包括CPU、整机和系统集成等主要环节的产业链“主干”;依托中科潞安等龙头企业,重点对接紫外LED器件封装和紫外LED应用的行业领军企业和项目,形成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芯片—封装—应用产业链。

集群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长治高新区与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开启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安博泰克药业有限公司,设立古巴分子免疫学长治研发中心,建设以抗体药物为主体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依托康宝药业、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奥泰医疗等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医药、新型疫苗等为重点的医药产业。

如今,大润通科技、兴达盛能源、鼎鑫耀科技等近20家来自上海、深圳、江苏等地的优质项目落地长治高新区,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半导体光电、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这些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值300多亿元,解决就业上万人。

通过承接一大批有“量”又有“质”的项目,长治高新区全力冲刺、全局跃升,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育主体促转换 创新构筑发展动能

“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长治高新区充分发挥区域科技创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创新体系研究报告》等专项规划,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专项扶持政策,区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资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全力推进试点园区建设工作落实。

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双创载体质量提升计划和科技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通过政策扶持、精准孵化、跟踪服务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发展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1家,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主导产业。

通过精准施策,靶向用力,全方位鼓励企业练好“内功”,到目前共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平台30余家,涌现出了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山西省血液制品与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长治市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

注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进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康宝药业与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长期合作,3款国家一类新药正在临床试验;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百泰生物肿瘤抗体药物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该企业生产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是目前国内唯一批准治疗鼻咽癌的大分子靶向药物。

半导体光电和新材料方面,引进了半导体无创光医疗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延伸了长治市光电产业链。引入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和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达到200亿元。信创方面已初步形成从芯片、硬盘、主板到系统集成、软件适配、整机制造的完整信创产业链,信创主板及整机制造产能达到100万台(套)。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填补了长治数控机床产业空白。

同时,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重点,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双百”工程,建成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的十大数字经济类产业园区。长治高新区管委会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区域型)”、长治5G电子智造基地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高新区信创专业镇被评为第一批市级特色专业镇。

广引进重激励  构建“立体式”人才矩阵

近日,长治高新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10项措施打造聚才引智“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从“人才+项目”的专员服务到“金梧桐英才”的荣誉制度,从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到在企专业技术人才奖励,从强化人才的住房生活保障到其子女入园入学和配偶就业保障,都有着详细的实施细则。

拓宽渠道“引”才,长治高新区将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建立灵活引才机制。通过引才,汇聚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人才队伍。综合施策“育”才,聚焦主导产业和企业需求,现已于国内11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增各类合作基地23个,形成了政校企、产学研用多层次的合作模式,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升人才的层次水平。

人尽其能“用”才,长治高新区创新提出《人才创新生态报告》,按照产业分类和布局,制定了人才图谱,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供了方向和渠道。同时建立人才信息库,根据工作岗位实际来择人,让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做到人岗相适,实现人尽其才、才尽所用、用有所成。

优化服务“留”才,通过长治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构建全方位的人才服务环境,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从手续办理、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并设立人才服务专员,及时回应和解决人才关心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架起服务联系各类人才队伍的沟通桥梁。

通过从平台建设、专员服务、招才引智三方面入手,长治高新区构建优质的人才集成支持系统、精准的人才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优质人才生态。完善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集成了人才安居、融资贷款等9类40项服务内容,去年全年办理人才服务事项500余件,为全区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152家企业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与国内31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新增各类合作基地65个。

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长治高新区将进一步推广运用“科创中国”品牌,紧抓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伏光电等重点产业,完善项目需求库,统筹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资源,推动合作和供需联动,激发园区创新创业活力,努力打造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和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经济体”,助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让试点变亮点

成为“科创中国”试点园区,长治高新区将在“科创中国”品牌之下,打造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经济体”,将试点工作全面融入地方发展,这个全力打造的区域性创新高地,有条件、有能力为长治奋力走在中部地区崛起前列贡献力量。

“科创中国”为什么选中长治高新区试点,简而言之,基础和潜力。成立于1992年的长治高新区,是我省仅有的2家国家高新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这里连续三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表彰为产业转型升级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示范园区。同时,长治高新区还相继获得了全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全国“百城百园”实施单位等称号,显然当得起“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试点怎么试?试什么?其价值就在于发现问题、探索路径、打开局面。面对新一轮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大潮,长治高新区让试点成为亮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两区”定位,把握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长治北京对口合作的难得机遇,坚持系统性谋划、链条式发展、一体化推进、融通型提升,全力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